第(3/3)页 洪武三十年三月。 是中华重工各技术司的成果月。 开春后。 铁道工程部开始在塞北修建铁道,靠着铁道运输物资,以百里为目标分段修建。 开平新军一营,甲字营四百五十名士兵,奉命驻守塞北一号地段附近,为修建铁道的工人们保驾护航。 夜色下。 几十名骑马的人,趁着夜色来破坏铁道,他们想要毁掉铁路。 但是铁路修建的稳固。 他们手里没有趁手的工具,他们连兵器都造不起,那些铁镐和锤子更是没有的。 又舍不得手里的兵器,面对坚固的铁道,最后气愤的无功而返,铁道上留下了土块,想要阻碍火车的行驶。 附近的土地,开采权被合记买下。 合计的东家们,从南方招募了第一期七百余人,已经在此地开始动工。 这里的矿场是露天矿,矿层薄,容易开采。 浅层是煤矿,底层是铁矿。 “关于成立武装商团,这件事中华重工的章程还没有制定,他们办事效率太慢了。” 张薄很不满,在北平多次批评中华重工。 中华重工并没有理会张薄。 此时。 应塞外铁道工程集团的要求,由军工厂制造的第一辆装载火炮蒸汽机火车头生产了出来,试行于塞北第一段铁路上。 蒸汽机火车头,后面一截上装载了一门碗口炮,射击网状式火炮弹,以片为打击面。 任何靠近火车的人,在一炮之下会尸横遍野。 第一处兵堡,也在修建之中。 其实还是属于结硬寨、打呆仗的军略方案。 只不过靠着铁道系统的运输,最为难的后勤问题被解决了,让这个方案变得浩浩荡荡。 纯比拼国力,没有取巧的法子。 以往中原文明最大的短板是无利可图,游牧文明的战略空间大,自身后勤的消耗会让中原文明的战争变成劳国伤民。 现在塞北的矿可以卖出钱,铁道解决了运输。 那么中原文明和游牧文明变得“公平”了起来。 再也不是只有游牧文明赢了才有利,而中原文明不论输赢都无利可图的局面。 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