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五十二节 国家力量(2)-《我要做皇帝》
第(2/3)页
想着这个使命,刘彻提起自己的绶带,跨步向前,说道:“丞相,朕命卿为太尉,持朕虎符,坐镇太原,总督上代、北地、雁门及燕赵诸郡,负责调度粮草物资,补充人员器械!”
汉室数十年来,在北方长城一带,训练了大量的百姓和兵源。
沿着长城的十几个郡国,基本都是全民皆兵的。
但是,一直以来,这些力量都很分散。
除了几个野战兵团,其他地方的郡兵和民兵,都是在一郡之内打转,撑死了在战时接受命令,进行联防。
在平时,这样做当然是很不错的。
但在战时,尤其是汉匈这样的国战之时,这样的制度的弊端就凸显无疑了。
各地郡国,各自为政,彼此的力量,无法化作拳头。
大量的人力物力,都浪费掉了。
特别是如今,汉匈决战在即。
浪费就是罪过!
派遣周亚夫坐镇太原,其以丞相身份兼任太尉,总督郡国物资兵马人员,刘彻相信,以周亚夫的手腕、能力和威望以及资历,足以让整个北方,粘成一条绳子。
不过,这也几乎宣布了周亚夫的丞相之位,将在汉匈此番大战结束后,进入晚期。
迟则两年,短则一年。
刘彻就得重新选一个丞相了。
周亚夫闻言,却是大喜,立刻拜道:“臣谨奉诏!”
作为一个将军,一个武人,周亚夫自从平了吴楚之乱后,就一直留在长安。
别说打仗了,就连硝烟味都没闻过。
早就浑身上下,都跟生锈了的机器一样了。
现在,能有机会再度挂帅。
虽然不亲临一线,但是,能够为汉军的胜利出一份力,他已经很满足了。
“朕会遣曲周、弓高二卿为丞相之左右丞……”刘彻接着道。
派遣已经退休的曲周候郦寄和弓高候韩颓当,与周亚夫一同坐镇太原。
即是要利用老将们的智慧和威望,去压服去协调北方各个山头。
也是希望这两个老将能够为汉室发掘一批新的年轻战将,最好是寒门子弟。
现在的汉室,寒门出身的大将和大臣的比例,还是太低了。
刘彻打算在未来三到五年,让寒门子弟在九卿之中占据三分之一,朝臣之中占据四成。
至于,这些老将,尤其是周亚夫,未来会不会因此功高盖主,对刘彻的皇权构成威胁?
若是在三四年前,大抵刘彻还会有这个担忧。
但是现在嘛……
作为三代之后,唯一一个自证天命的君王,作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的天子。
功高盖主?
武将尾大不掉?
军方山头利益太大?
这些都不是个事!
一纸诏书,即刻让一个拥兵十万,雄踞一国的大将,引颈待死。
谁敢反抗?谁能反抗?
而且,周亚夫的为人和忠诚,刘彻是一百分之一百放心。
当然,放心归放心。
但制度还是要有。
刘彻一手打造了今天的汉室政治框架,当然不会傻到自己废弃。
无论如何,周亚夫、郦寄和韩颓当,都不能也不可以再领兵了。
而且,打完这一仗,等局势稳定下来,周亚夫该致仕还是要致仕!
一个丞相,最多连任两届,主宰天下八年,就要换人。
不过,这个事情,现在提及还是有些早。
等到两年后,再考虑也不迟。
现在,汉室首先的目标,还是先打败匈奴,夺取东北亚的绝对霸权和控制权!
“朕打算发行一批国债……”刘彻踏前一步,看着周亚夫、刘舍和直不疑的脸,说道:“这笔国债的总额,是黄金三十万斤!”
现在,五铢钱流通量太少,刘彻自然也不可能发行一笔数十万万的国债。
但黄金却是可以的。
“国债?”周亚夫微微愣了愣神。
打仗了,跟商人借钱,这在中国,不算新鲜事。
想当年,周亚夫领兵出征,还跟长安的高利贷商人借了黄金五千金呢!
最后,连本带利,还了人家三万多金……
再远一些,当年,宗周的周赧王还被债主们逼得躲到一个高台上,连王宫都不敢回。
这就是成语债台高筑的来源。
这些都充分说明了,在中国,为了军事活动向社会许诺利率来筹集军费是很常见的事情。
但,以国家为基本单位,向天下人发行债券,这却是第一次!
刘彻自然也明白,此事有些棘手。
因为从理论上来说,这个国家,这个天下,是他一个人的。
只要刘彻有需要,他随时可以将地主富商和权贵官僚的财产充公。
甚至,在理论上来说,刘彻将这些家伙抄家,他们还要叩首谢恩,感谢皇恩浩荡,没有顺便把他们的脑袋也拿走……
第(2/3)页